今年以来,伴随疫苗接种的加快,经济前景恢复乐观。据商务部监测,2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上涨1.8%,涨幅与前一个月持平,连续10个月累计上涨15.3%;同比上涨7.5%,涨幅比前一个月扩大4.2个百分点。
钢铁价格震荡上行
“新年伊始,几乎所有钢铁产品和钢铁产业链商品,几乎所有上游(冶炼原料及能源)、中游(钢铁及钢材)和下游(家电、集装箱等)产品价格均出现上涨。”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。据商务部监测,随着气温转暖,下游施工需求逐步启动,钢材价格环比上涨1.4%,同比上涨11.6%。其中槽钢、螺纹钢、高速线材价格分别为每吨4480元、4370元和4488元,环比分别上涨1.7%、1.6%和1.3%。进入3月,基建工程将陆续开工,终端需求有序释放,预计后期钢材价格将偏强运行。
国内需求显著增加
据兰格钢铁网市场监测数据,截至2021年3月16日,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84.7,比年初上涨7.7%,比去年同期上涨32.5%,其中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.4%,板材价格同比上涨36.9%。今年3月16日,螺纹钢主力合约收盘吨价为4701元,比年初上涨6.9%,比去年同期上涨32.3%。同期,钢铁产品和冶炼原料等进口价格也有不同幅度上涨。其中前2个月全国铁矿砂进口均价为每吨942.1元,同比上涨46.7%;钢材进口均价为每吨7135.7元,同比上涨0.9%。
根据统计数据测算,今年前2个月,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1.6684亿吨(未含钢坯及粗锻件进口量,下同),同比增长12%。如果将同期钢坯及粗锻件进口量计算在内,估算今年前2个月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接近1.7亿吨。预计一季度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.5亿吨(含钢坯及粗锻件进口量),增长10%左右。一季度国内需求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于宏观经济“V”形反弹、今年开工提前、资金较为充裕、市场预期氛围看好等。
钢铁价格将合理回归
近日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河钢、鞍钢等部分钢铁企业召开钢材市场研讨会,研究分析钢材市场运行情况。参会企业介绍了各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,就近期钢材市场运行进行了深入交流,并对后期市场走势进行了研判。钢协副会长骆铁军出席会议并发言。
与会企业认为,二季度建筑业有望迎来阶段性赶工期,制造业进入补库周期,下游行业需求将保持高位。目前钢材库存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,但高于以往同期水平,预计二季度钢材库存将进入去化通道。当前钢材各品种价值实现合理回归,高附加值产品体现出了高价值。与此同时,原料成本高涨严重侵蚀了行业利润。随着铁矿石供需得到改善,铁矿石价格可能高位回落,焦炭价格有望回归合理区间。
分析师表示,2021年钢材去库存将成为稳定国内市场的有效补充。数据显示,2021年1月和2月中国粗钢产量分别为8959万吨、7823万吨,超越往年同期。因此,预计在下游需求旺盛且减产具体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,一季度粗钢产量将会继续维持高位。而随着减产政策的逐步落地,产量下降或在二、三季度陆续出现。压缩粗钢产量将有效改善钢材供需格局,提振钢铁企业盈利。然而,在需求保持不变或继续增长的情况下,大规模减产将导致钢材价格攀升,进而冲击下游行业。在尚未减产的情况下,目前钢价处于接近5000元/吨高位。
骆铁军指出,当前钢材市场区域间、品种间差异较大,加强行业自律、稳定重点区域有利于钢铁行业及产业链平稳发展。当前下游行业反映成本较高,下游行业能否顺利传导成本值得行业关注,这将直接影响到钢材需求。另外,随着海外制造业逐渐复工复产,钢材间接出口可能受到影响。
围绕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,骆铁军表示,今年钢协将重点聚焦四个方面,即“控产能不增,保有效供给;推铁矿投资,改定价机制;抓超低排放,寻低碳路径;行对标挖潜,稳企业效益”。
分析师表示,旺季需求和房地产赶工需求叠加,库存已经进入去化阶段,后期或继续下降;在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背景下,确保产量下降存在政策预期,且大概率会实现。综合预计,后期钢价在调整之后,或继续震荡上行。